首页 科普 正文

紫光国微:特种芯片的好生意开始不香了?|财报解读

【摘要】纵然紫光国微在2023年的业务表现还算不错,紫光国微:特种芯片的好生意开始不香了?|财报解读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的显著下降也暴露出其背后存在的缺陷和硬伤。

一方面是主营业务特种集成电路下游需求不足,导致产品销量和单价降低。另一方面,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虽具有领先地位,但客户集中度高,对前五名客户的依赖显著,这在市场需求减少的当下对公司构成了重大风险。

同时,供应商集中度同样较高,这可能使公司在原材料供应和成本控制方面面临风险。

除此之外,连续几年,公司的应付、预收账款之和都小于应收、预付账款之和,说明公司在面向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时,议价空间都处于劣势。

以下是正文: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集成电路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市场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集成电路行业的产能也在迅速扩张。

紫光国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业务涵盖了智能安全芯片和特种集成电路两大板块,同时在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也有所布局。

紫光国微的发展趋势与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基本一致。既历经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也在当前面临着下游需求放缓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

4月26日,紫光国微披露了24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41亿元,同比下降26.16%。扣非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锐减58.34%。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7.44%。

同时,公司在现金流、应收/应付等财务数据上表现均不是很乐观。通过分析紫光国微的财务表现,可以窥见公司当前经营缺陷与硬伤。

01

平稳度过2023年

过去的一年,紫光国微核心经营数据虽有下滑,但过得还算安稳。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6.26%。归母净利润总计25.3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4%。

就营业收入的构成而言,2023年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占比高达96.89%。所谓特种集成电路,涵盖了在特定应用领域内优化性能、功耗并实现高可靠性的各类集成电路产品。集成电路行业下属的主要产品包括特种集成电路和智能安全芯片两项。

其中,特种集成电路占比59.32%,涵盖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及接口、模拟器件、ASIC/SoC等几大系列产品,共计600多个品种;智能安全芯片占比37.57%。

数据来源:紫光国微2023年年度报告

在当前特种行业的下游需求放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紫光国微的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也维持了较好的毛利水平。数据显示,2023年,特种集成电路实现营收44.8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02%。毛利率为73.22%,维持在较高水平。

紫光国微能挺住行业整体下行带来的压力,主要是由于紫光国微在特种行业领域能保持一定的议价能力。

与消费类和工业类市场相比,在特种行业中,产品的价格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特种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尤其是在高低温、腐蚀、机械冲击等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因此,即使市场竞争激烈,紫光国微凭借其产品优势,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品定价能力。

紫光国微主营的另一个业务模块,即智能安全芯片,在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智能安全芯片实现营收8.13亿元,而2023年营收高达28.42亿元,激增249.57%。毛利率也从2017年的28.30%增加至2023年的46.14%,增加足足63.04%。

公开资料显示,紫光国微的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在国内外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竞争加剧,一些竞争对手逐步退出某些细分领域,为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大量机会和空间,因此,紫光国微的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在海外市场的业绩也出现大幅增长。

“公司智能安全芯片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境外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该业务板块的整体毛利率。目前智能安全芯片需求旺盛,公司产品竞争力较强,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提升,预计未来还会保持较高增速”。紫光国微在2023年11月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据悉在SIM卡领域,紫光国微高端SIM卡芯片海外出货量持续大幅增长。金融支付领域,紫光国微的POS机安全芯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在海外市场实现批量应用,这也是国内芯片首次在海外金融机具上的大规模商用。

02

薄冰行走,危机四伏

尽管紫光国微在2023年全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但全球半导体产业在2023年受到了宏观经济波动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整体呈现低迷状态。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较2022年的历史高点下降了8.2%。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虽然产量有所增长,但仍面临进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双双下降的挑战。

紫光国微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需求减少导致其为了维持销量而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但销量并没有预期中的上升

,反映在财报上就是2024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毛利率以及净利率的同比下降。

此外,近年来,公司的应收和预付款项显著增加,应收预付类的总金额从2020年的28.96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64.20亿元。同时,应付预收类的总金额也在逐年增加,从2020年的11.65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49.03亿元。

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点在于,连续几年,公司的应付、预收账款之和都小于应收、预付账款之和,说明公司在面向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时,议价空间都处于劣势。

2023年年报显示,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0.47%,无关联方销售额。

但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6.62%,超过采购额的半数,供应商集中度略高。并且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6.17%,关联交易的现象不可忽视。

由于较依赖大供应商,预付款项的较大增幅体现出紫光国微的被动局面。在23年年报披露的余款款项中,“期末账龄超过1年且金额重要的预付款项”一栏,便是因为供应商1提供的服务尚未达到结算时点。

依赖少数供应商可能会增加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如果任何一个主要供应商遇到生产问题、物流延迟或财务困境,都可能影响到紫光国微的生产和交货计划。

并且在供应商集中度高的情况下,紫光国微可能需要持有更多的库存以应对潜在的供应中断,这会增加库存成本和过时风险。供应商集中度高和议价能力受限也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紫光国微的信心,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表现。

此外,紫光国微还面临现金流方面的问题。

2024年一季度,紫光国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2.63%,主要是因为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上年同期预收货款较大,本期销售回款同比下降所致。

同时,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购买大额存单,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0.35%,目前为-3.90亿元。

现金流的减少可能会限制公司未来的资本支出和扩张计划。紫光国微或许需要重新评估其投资决策,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快速带来现金流回报的项目以减轻资金压力。并且由于紫光国微一直重视研发投入,现金流紧张可能会影响其研发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