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身边》的猎奇设定,真的看笑了,简直是国产爱情轻喜剧里,头一份突如其来的反转。
不过话说回来,反转当道的电影行业,连爱情片也要分这么一杯羹,有没有人管管这故弄玄虚的世界啊。
于适惊人的头身比很牛,真的。但不好意思,这部片子惊艳我的是王影璐。
周迅的声线,白百何的风格。像,实在是像。
十几年前霸屏大荧幕的清爽演技,内娱“小妞电影”最“小妞”的女生。
看多了清一色女强男弱的电影电视剧,我是真的想念十几年前的爱情片了。
【1】
13年前,一部低成本的失恋电影在“光棍节”前上映,杀出了3亿的票房佳绩,这部电影就是《失恋33天》。
与此同时,也带出了白百何这个小妞电影专业户。
在北京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里,那时的黄小仙(白百何饰),想要的不完全是工作带来的安全感,还有超乎直觉的爱情至上。
婚庆策划出身的她,见过了各种各样奇葩需求的人,在跟这些人的接触中,她发现物质并不是她的唯一解。
偏偏快要谈婚论嫁的男友陆然(郭京飞饰),出轨了好闺蜜冯佳期(焦俊艳饰),好嘛,真抓马。
但黄小仙没有大吵大闹,也因为这个事情,给我们揭开了整部电影最大的核心:失恋后的33天里,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被分手的一方要走出失恋,就要经过一场撕心裂肺、刻骨铭心的回忆,三部曲缺一不可:从爱到恨再到释怀。
好在黄小仙有个很贱的同事王小贱(文章饰),他真的很懂自己的好朋友心里在想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俩确实是互补的。
这部电影的叙事很平淡,要说主线,也就是这一男一女互相帮助的友谊,在失恋这件小事的加成下,变得更加细致入微了。
在《失恋33天》之前,探讨爱情的作品屡见不鲜,不论是相爱还是失恋,但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小妞电影,它带来的探讨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甚至在某个时期被观众定义为“走出失恋的故事范本”。
而它也将核心延展开来,让当时的都市女性认识到一种寻找存在价值的可能性,它之所以打动人,也是因为它是当时一部分群体的生活投射。
故事设定简单到,它像是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13年前那个人均说着“神马都是浮云”的早期互联网时代,好像没有人意识到,爱情会在短暂的几年时间内,变成生活的快消品。
人人都在寻找对方在爱中犯错的蛛丝马迹,但分手后的自我觉醒,其实是一件比失恋更让人痛苦的事情。
前男友最后一次对黄小仙付出的那晚,说了很多“重话”,他说黄小仙是个在爱情里赶尽杀绝、说话不带脏字的人,一字一句地推卸着责任,好像这个男人认为自己的出轨,是一件大势所趋的事情。
黄小仙嘴上说着硬气的话,却在男友转身离去后追着车祈求原谅,王小贱的出现一巴掌打醒了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工作上遇到抓马的客人,王小贱总能在危急关头救小仙于水火,从不跟同事社交的小仙,也在王小贱的带领下开始接触和了解起了每个同事的喜好。
好像除了爱情,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被聚焦的时刻,尽管有时候觉得怅然若失,但大部分时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黄小仙去实现自我蜕变。
结尾的剧情让人感到很温暖,王小贱点亮了公司对面的那盏霓虹灯,然后狂奔向黄小仙,告诉她人生的选择中,除了爱情,也总有一个人,会从灯火阑珊处向她走来。
至此,失恋33天后,那个丧尽自尊的女主,俨然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全新的自己。
【2】
正是因为《失恋33天》强烈的市场反馈,后续的几年里,国产小妞电影进入了黄金时期。
《被偷走的那五年》、《分手合约》、《滚蛋吧!肿瘤君》,这几部白百何出演的作品,激起了大大小小的水花。
但早在《失恋33天》出现前,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和徐静蕾主演的《杜拉拉升职记》,都尝试过小妞电影这条路线。
这两部电影,也真正算得上是内娱小妞电影鼻祖级的作品。
没有掀起水花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演技和剧本的欠佳,这也间接导致另一方面的市场和观众不买单。
在《杜拉拉升职记》中,徐静蕾非常用力地想塑造一部中国版的《穿普拉达的女王》,但这个大女主成长的剧本,经过本土化的塑造之后,变成了一个老套庸俗的经典烂片。
当然,她们没有放弃讲述女主各种奇特成长的打怪升级之路,说实话,这部电影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同年,还有另外一批班底制作了一个剧版杜拉拉。
当然,在《失恋33天》之后,一部汤唯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都市女性的可能性。
这部电影也算得上是,汤唯在内地院线不多见的票房、口碑都在线的佳作之一。
小三出国坐月子,同寝铁T生孩子,大吵一架当引子。
这部电影也同样聚焦在了女主的自我觉醒历程上,不同的是,汤唯饰演的文佳佳,是一个从原本不被爱的处境,走向被爱的女孩。
她并非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那种完美女性的形象,甚至从她小三的身份开篇,就很败路人的好感,按道理来说是个人人喊打的角色,却被汤唯演绎得精彩至极。
从无法安定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到情夫被查入狱,再到被同一月子中心的产妇,和地陪司机Frank(吴秀波饰)救赎,她的觉醒之路从有到无再到一路生花。
尽管在这样一个非常规的故事背景之下,也依旧让人看到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情感。
所以其实国产小妞电影和国外小妞电影一样,女主都是茫茫人海中的个体范本,她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遭遇和挑战。
它们不像批量生产出来的糖水片,但它们强烈的可复制性,也很难避免故事走向老土和庸俗的层面,制作不精美,剧情也为了成长而强行浮夸。
换言之,小妞电影并不是一个绝对讨喜的电影类型,它会在女性成长的议题里加入错误的爱情观念,或是一直翻拍复写别人的成功,但作品的水平往往很难超越前作。
这也导致了在2015年前后,出现的同类型爱情喜剧片,已经展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3】
在那个女权还没有遍地开花的阶段,没有人会高喊girlshelpgirls,也没有metoo运动的出现,女性在大部分的小妞电影里,往往更是某种附属品的投射。
当女性角色在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中失去主体性,中后期的小妞电影,为什么现在不流行小妞电影了?也同时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受众。
同样在以爱情为主题的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故事编排,转向了“工业糖精”的制造,一言不合就要糖送好多家。
2017年横空出世的《喜欢你》,又一次在小妞电影的基础上,刷新了纯爱电影的取向。
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爱情的信任越发减少,另一方面是带着浓浓“日式风味”的纯爱电影,改写到内地市场上,它的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我们的爱情观瞬息万变,也很难再在大荧幕上看到口碑炸裂的小妞电影了,而越来越多的大女主爽文也被搬上了荧幕。
前两年的剧集《爱很美味》在两者之间顽强地游走,反响却出奇地好,以为是《欢乐颂》的模式,它却让很多人找到了当年看《欲望都市》的快感。
我们很清楚,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女性,黄亦玫的故事,不会随时随地上演,我们对于身边的故事的取材,就这样走进了一个怪圈。
但不变的是,这些作品都在持续不断地,试图讲出各种女性成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