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续集剧真是热闹。
前有庆余年观众苦等五年,终于盼来了心心念念的庆余年2。
后有长相思剧粉,左盼右盼,终于在8号等到了长相思2上桌。
还记得去年暑期档,长相思异军突起。在播期间从朋友圈到一众社媒平台,全都在花式嗑cp。
慕名而来,错过了第一部的我,这次一定得看看这部古偶,到底能有多好看。
可是点开看了第二部前情提要 头几集,我却傻眼了。看不懂,真的看不懂啊~
这故事怎么开始得莫名其妙?这男主演怎么白发一个名字黑发一个名字?
上网一搜,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这样⬇
为了防止是我没仔细看才看不懂,我又刷了几遍前情提要 回顾特辑。
然后我才恍然大明白,可能跟认不认真看没啥关系,大概这剧,压根就没想让新粉看懂。
长相思2,应该就是个只播给老剧粉和演员粉看的“限定剧”。
一部续集,想要吸纳新观众,势必要奉上点承前启后的旧东西。
庆余年2就开了老剧新播的先河。
第二部开播前一个星期左右,庆余年推出了第一季特别版。
这个特别版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浓缩的,46集缩成25集。
老话说得好,浓缩的得全是精华啊。
2开播前审判了一下庆余年1的特别版,大概就是保留完整故事主线,去掉些散碎边角内容,两集90分钟缩成加长版1小时一集来播。
不能称得上是十全十美,但是给新观众粗略讲讲过去,再吊吊胃口畅想一下未来,绝对是够了。
同为第二部的长相思2,紧跟着庆2的步伐推出了第一季回顾特辑。
或许是“特别版”和“特辑”这几字之差,长相思1的这个在电视剧分栏下的浓缩版,真的算不上是部电视剧。
这一共10集的回顾特辑,并不是按照原版39集的播出顺序拼接的。
每个角色的主要故事,都被按照各自的时间线提炼出来,单成1-2集。
比如原本是第一部大结局里最后一段的玱玹登基,却在第6集讲玱玹故事线的时候就已经交代完了。
但再往下看,你却仍然能在接下来的几集中,看见依旧是王孙身份的玱玹,跟着其他主角一起谋划着争夺王位。
而每位主角的故事,都是各自发展却又不断交织。
小夭火中险些丧命这段剧情,6、7、8集均有出现
所以在这版回顾中经常会出现,同一段故事,反复在好几集特辑中播了一遍又一遍的情况。
让人只有一个“懵”
字可以形容。
除了杂乱重叠的故事线,这部特辑还有自己独特的“精华”式剪辑手法
。
第一部里,从玟小六(女主)出场,到治好捡回来的叶十七这一整个流程,一共花了一集半,大概60分钟来渲染讲述。
可回顾特辑第一集里,这段温馨治愈的故事一共只演了2分10秒。
官配男主叶十七,从伤痕累累的叫花子变身温润如玉的公子哥,只花了不到1分钟。
这一分钟里男主近景的片段加起来只有这十多秒~
这变身速度堪比奥特曼。
同样是这段故事,特辑的第三集又演了一遍。
而这一次,这段拯救的过程也不过被扩充到了5分多钟。
相比起第一集的3分钟超级精简版,多出来的2分钟也只是加了一段40s的叶十七的高光,和一些无关紧要的转场而已。
再加上BGM一配,闪回式的剪辑一用,对我这种没看过的人来说,完全幻视预告片。
各位观众老爷品鉴一下到底像不像预告片
这个回顾版的剪辑师,怕不是在用剪预告片的手法干活。
整个看下来,这个回顾特辑,也根本就是一部10集的超长回看版拼接“预告片”
对看过第一部的观众来说,因为对整体时间线有概念,或许看这版观感还好。
但对我这种从未看过长相思,想要在第二部开播前了解一下前情的观众来讲,观感只有两个字,混乱
当然,另起一页的回顾特辑,并不能覆盖所有想从第二部开始看起的新观众。
在新一部第一集讲点过去的故事,其实相比起放个第一季特别版更有用。
长相思2确实做了这点。但讲了,和讲明白,还是两码事。
第一集开头,长达5分半的前情提要,给了新观众一次了解先前剧情的机会。
但在这5分半里,作为新观众的我,《长相思》,轰走观众,喜迎金主了解到的内容,只有女主角和几个男主,充满be氛围的情感纠葛。
甚至作为第一部人气男主的相柳,在这段前情提要中都只有画面,连个人物名称字幕和自我介绍都没有。
相柳首次出现片段,根本获取不到一点角色信息
看完了这段悲悲切切的提要,按逻辑来讲,接下来肯定要演几人拉来扯去的虐恋了吧。
但剧组就不,紧接着这段提要的,是女主小夭和哥哥玱玹,坐在台阶上心平气和的月下对饮。
两人的对话内容讲的也不是什么情情爱爱,而是一段让人摸不到头绪的权斗分析。
光听两人这段对话,开口就是:
“明明拥兵自立是一条捷径
,你却就是按兵不动,你是不是确信外爷
,一定会选你啊。”
“怎么可能,我知道只要爷爷宣布了德岩
能成为储君,我再想动手,就要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所以,外爷是谁?德岩又是谁?为啥拥兵自立是条捷径?所以玱玹顶替这个德岩成为储君了?有没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啊~
秉着好奇的心态,我接着往下看,可疑惑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下个场景一开始,就有婢女问一位贵族小姐,说:
“如今陛下登基
,小姐很快就会成为西炎的王后了。”
我???
刚才不是在聊储君嘛?怎么突然间陛下就登基了,这陛下是谁又哪来的?
实在是问号太多,原本懒得打开第一季的我被迫去刷了一遍。
然后才发现,原来这段剧情的上一段,是大结局里玱玹直接被禅让为新君的那部分。
这段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对话,根本就是直接连在上一部大结局后面的内容。
应该是迫于当时不能超过40集的要求,剪辑师硬生生地把这部分分成了两段。
所以这第二部的第一集,完全是第一部的第40集。
而这两段中间夹着的前情提要,只有不到5s的时间,在虐恋片段里闪过了一瞬玱玹登基的画面。
没看过前一部的人,谁能知道这戴个头冠代表新王登基?
总体看下来,这个前期提要,跟前后两段故事根本就不搭边,也起不到任何帮新观众承接下文的作用。
其实再看那版回顾特辑,跟这个前情提要一样。
除了老观众,和那些愿意为了自家哥哥姐姐们花时间重刷第一季的粉丝,根本没有普通新观众,能通过这二者获取到一些顺利理解新内容的帮助
或许对剧方来说,收割新的路人粉,本来也不在第二部播出的预计效果之内。
至少从这些准备来看,是这样的。
可能回顾特辑和前情提要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存在吧~
但别看这第二部,基本没什么扩大路人盘的能力,但这根本不妨碍剧方赚得盆满钵满。
相比起第一部单集最多7广 一个总冠名商,长相思2刚开播,广告数量就达到了单集11个满广的状态,另加一个全程的首席赞助。
播到第10集,也仍旧还有8个广告。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品牌
光是数量多还不够,广告播放时长也是衡量剧方赚的多不多的明确可查的标准之一。
长相思1里,广告单集平均总时长为35.9秒,而到了第二部,广告的单集平均时长已经涨到了88.8秒。
由此可见,仅播出到目前为止,即便第一部有比起第二部更丰富的路人盘,但长相思2的招商能力,依旧是强于第一部的。
而这样一个刚播出不久就展现出强大招商能力的续作,肯定不止靠广告这一种方式盈利。
长相思这个IP,早就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商业体。
最明显的,是它线下的盈利方式,周边售卖和品牌联名。
腾讯自家出的官方周边,包括棉花娃娃、小卡、立牌、徽章、手办和礼盒,在多家购物平台同步发售。
从8号开始,仅仅发售5天,光是腾讯自己的购物界面,棉花娃娃就有4千 的购买记录,最贵的官方设定集(多种周边集合),也有近1千的购买量。
官方周边商城页面,部分商品购买量截图
而周边售卖往往联系着品牌合作。
和长相思第二季搞联名周边的品牌,目前为止约有70家。
产品内容从饰品到服饰、从护肤到彩妆、从零食到餐厅、从盲盒到邮票,甚至是交通一卡通都有涉猎。
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长相思没联名到的。
如此大量的联名,带来的收益可想而知。
线下产品长相思这个IP如此抢手,线上播出方面,各家合作方也是不甘示弱。
先看官方出品方平台腾讯。
视频平台云包场机制下,任何人均可购买云包场,邀请无会员的观众观看最新剧集。
长相思2此次云包场,每购买一个座位30元。
根据部分剧粉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剧方自己、各大主演主创,以及各家粉丝在内,长相思2的云包场共计超6万场。
这也就意味着,仅云包场一项,就为长相思2贡献了180万的收益。
除了云包场,腾讯也单独为长相思2推出了充值VIP优惠活动。
相比起正常的连续包月25元,在长相思2相关活动页面充值VIP,可低至首月19.9元,并附赠qq音乐充值优惠券、长相思2单人花絮视频6选1,和未曝光剧照。
不论VIP充值的金额差,仅赠品的最后两项,再加上长相思2的VIP超前更新和独家彩蛋的诱惑,就够剧粉和演员粉为爱发电,下手充值。
再看长相思2的其他播出平台。
此次腾讯虽然手握长相思2的独家网播,但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两大地方台,也购入了版权打算分一杯羹。
海外平台,长相思2分别卖给了爱奇艺国际版(马来西亚)、爱奇艺(中国台湾)、VieON(越南)、Viu(新加坡)、HOYTV(中国香港)五家。
部分海外平台官宣博文
其中,江苏卫视、爱奇艺国际版(马来西亚)、VieON(越南)、Viu(新加坡)、HOYTV(中国香港)这几家平台7月8日和腾讯同步播出,拥有首播权,可想而知,版权费只会相对于其他家更高。
肉眼可见的,只吃版权费也够长相思2吃到小肚溜圆。
更别提版权 充值 周边 广告,长相思2这个项目,靠吃老本,不纳入新粉丝,就已经富得流油了。
其实回过头看,过去几年的古偶,玩的全是这套。
有哪个不是特供粉丝
,又有哪个不是日进斗金
,躺平赚钱。
只是长相思2这次,特供的过于明显,赚粉丝钱赚的有点张扬而已。
古偶现状就是如此,长相思2,只是最近最极致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