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出境游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不少游客在享受异国风情的同时,也热衷于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旅行点滴,近期几起关于“出国发朋友圈导致高额流量费”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上海地区的一则案例更是将这一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文将围绕这一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上海方面的回应以及给广大游客的启示。
事件回顾
2024年8月,上海市民王某某在尼泊尔旅游期间,因发送朋友圈消息而产生了高达1.6万元的流量费用,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据王某某反映,他在尼泊尔旅游期间,仅发送了几条朋友圈消息,并未进行大量数据下载或视频观看,却收到了电信公司发来的高额账单,这一费用不仅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也让他对国际漫游资费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不满。
上海回应
面对这一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迅速作出回应,启动了调查处理程序,并详细说明了相关情况,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介绍,王某某的两个手机号码分别于不同时间开通了国际及港澳台数据漫游业务,并在尼泊尔旅游期间产生了高额费用,中国电信在用户抵达尼泊尔时,已向两个手机号码发送了落地短信,详细告知了漫游资费情况,并在后续几天内每日发送漫游费用提醒短信,尽管系统多次触发熔断机制并暂停了用户的数据漫游功能,但用户本人多次自主恢复了数据漫游功能,从而产生了额外的流量费用。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强调,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电信业务经营者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电信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尼泊尔作为数据漫游资费高结算区域,中国电信综合自身运营成本设计了相应的资费标准,为了保障用户权益,中国电信还设置了高额费用提醒机制和熔断机制,以控制用户的流量费用,由于用户多次自主恢复数据漫游功能,导致这些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针对此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已指导上海信息通信行业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做法,包括优化国际漫游资费公示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用户提醒和风险控制能力等,针对老年用户等特定群体,还将探索推出更多适应性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出国发朋友圈导致高额流量费”的情况呢?这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际漫游资费高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之间,由于网络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国际漫游资费普遍较高,尤其是在一些数据漫游资费高结算区域,如尼泊尔等地,流量费用更是高得惊人。
2、软件自动更新和后台下载:一些手机软件在联网状态下会自动进行更新或下载文件,这些操作往往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耗大量流量,尤其是在国际漫游环境下,这些流量费用将直接由用户承担。
3、用户缺乏流量管理意识:部分用户在出国前未对手机进行必要的设置和调整,如关闭自动更新、关闭后台下载等,导致在旅行期间无意中产生了高额流量费用。
4、运营商提醒机制不完善:尽管运营商已经设置了高额费用提醒机制和熔断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提醒短信的发送频率和阈值设置不够合理、熔断机制未能有效阻止用户自主恢复数据漫游功能等。
给游客的启示
针对这一事件,广大游客在出国旅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了解国际漫游资费:在出国前,务必向运营商了解清楚国际漫游资费情况,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套餐或关闭数据漫游功能。
2、关闭不必要的软件更新和后台下载:在出国前,对手机进行必要的设置和调整,关闭自动更新、后台下载等功能,以避免无意中产生高额流量费用。
3、使用免费WIFI:在旅游发达地区,商场、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通常都提供免费WIFI服务,游客可以优先使用这些免费WIFI来上网和分享照片等,以减少流量费用。
4、关注运营商提醒短信:在旅行期间,密切关注运营商发来的提醒短信,及时了解自己的流量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使用策略。
5、保留相关证据:如果发生高额流量费用争议,游客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短信记录、账单等),以便与运营商协商解决。
“出国发朋友圈导致高额流量费”的事件虽然令人震惊,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游客,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作为运营商,则应该不断完善提醒机制和资费标准,以更好地保障用户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便捷、实惠的国际漫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