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净土上,本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殿堂,却有时也会滋生腐败的阴霾,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邹义强和原副校长徐列平因“抱团敛财”双双获刑的案例,再次敲响了教育系统反腐的警钟,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权力与贪婪交织的黑暗面,也警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坚守初心,远离腐败。
案件回顾:从“好同事”到“阶下囚”
邹义强,男,汉族,1971年10月生,四川眉山人,曾任眉山车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眉山市东坡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列平,男,汉族,1978年9月生,同样来自四川眉山,曾任眉山车城中学副校长,两人曾并肩作战,共同管理这所省级重点中学,但最终却因贪腐而双双落马。
2023年10月,邹义强和徐列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眉山市东坡区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过数月的深入调查,两人的贪腐行为逐渐浮出水面,2024年2月,两人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同年5月,法院依法判处邹义强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5万元;徐列平则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贪腐之路:从“救火校长”到“敛财高手”
车城中学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师生人数众多,教学任务繁重,在2018年,该校曾发生重大贪腐窝案,多名校领导因违规发放津补贴、从事营利活动、设立“小金库”等问题被查处,在此背景下,时任眉山市东坡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的邹义强被委以重任,前往车城中学担任校长,被寄予厚望成为“救火校长”。
邹义强上任后并未真正履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承诺,反而将学校变成了自己敛财的“独立王国”,他利用手中的权力,违规发放福利,设立“小金库”,并通过多种手段将徐列平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徐列平则对邹义强言听计从,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开启了“抱团敛财”的疯狂模式。
敛财手段:将校园变成“提款机”
邹义强和徐列平深知,封闭式管理的千人中学中,校园小卖部、食堂等场所是利益输送的高发地带,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将学校的小卖部、文印室等由外包转为自主经营,直接套取利润,商人王某某为了能够向学校小卖部供货,多次向徐列平行贿,而徐列平则心领神会,将回扣悉数交给邹义强,据统计,从2018年10月至2022年6月,两人先后50余次收受王某某所送回扣共计141.6万元。
两人还利用对外招生、推广学生牛奶、销售教辅资料等机会,收受他人所送现金,他们甚至虚增食堂供货款,收取被占用教室的租金,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变成了他们的“提款机”,在邹义强和徐列平的操控下,教书育人的净土变成了营利收钱的场所,严重败坏了师风师德,误导了教书育人。
贪欲膨胀:从“急功近利”到“铤而走险”
邹义强和徐列平的贪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贪欲的膨胀,他们越来越胆大妄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2022年,在预感自己可能被调查后,邹义强安排徐列平等人将重要资料全部销毁,并与其订立攻守同盟,以此对抗组织审查,这些手段终究无法掩盖他们的犯罪事实,在党纪国法面前,两人的贪腐行径被逐一揭开。
庭审反思:贪腐之路的警示
在庭审现场,邹义强和徐列平站在被告席上,分别作出了最后陈述,他们表示:“站在这儿的短短2个小时,我却仿佛走完了一生,为了名、利、权、钱,‘奋斗’了几十年,到头来只是一场空,大家一定不要步我的后尘……”这番话不仅是对自己贪腐行为的悔恨,更是对后来者的警示。
邹义强和徐列平的贪腐之路再次证明,“抱团”贪腐的结局必然是“组团”走向深渊,那些自以为可瞒天过海的贪腐行径,在党纪国法面前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