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窃读的私密记忆,一场心灵的盛宴

在尘封的记忆角落,有一段故事,它静静地等待被唤醒,那就是我与书本的窃读时光,那些年,我手握一本泛黄的书,心怀秘密,穿梭于书架之间,就像一只隐形的小鸟,悄悄地在知识的花园中翱翔,我想借此机会分享一段属于我自己的“窃读记”。

那时的我,还是个懵懂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书成了我唯一的窗口,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那里有无尽的知识海洋,而我就像一个渴望糖果的孩子,渴望在每一个角落发现新的甜点,记得那个阳光斑驳的午后,我在角落的旧书堆中找到了《简爱》,那是我第一次如此专注地一页一页翻阅,仿佛能听到纸张摩擦的声音在耳边低语。

我选择在课后,当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在课堂上时,偷偷溜到图书馆,那些书页上的文字,像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害怕被人发现,却又享受着这份紧张与刺激,那是一种独特的窃喜,我常常将脸埋在书中,假装阅读,但其实心思早已飘向了远方。

有时,我会偷取同学的借书证,借他们的书来看,虽然每次都会小心翼翼,担心暴露自己的小秘密,但那种满足感和知识的渴望,让我甘愿冒这个险,每当看到借书卡上“窃读”的批注,我内心的愧疚与喜悦交织在一起,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心动。

窃读的日子,我学会了理解、同情和独立思考,我看见了主人公简爱的坚韧和勇敢,也感受到她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书页间的每一次翻动,都如同与作者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让我在成长的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如今回望那段岁月,窃读已成为我心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不仅给了我知识,更塑造了我内心的世界,我感恩那些无声的陪伴,感谢那些窃读的日子,它们让我明白,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能找到人生的光亮。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偷偷摸摸地阅读,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探寻,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力量的精神,始终未变,窃读的记忆,就像一道烙印,深深地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前行道路上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