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3年关闭超8000家,传统4S店何去何从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据统计,全国有超过8000家传统4S店在此期间悄然退场,年均退网量超过2600家,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汽车行业的深刻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4S店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面对这一趋势,传统4S店究竟何去何从?

4S店关闭潮的背景与原因

4S店,即集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模式,曾是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主力军,近年来,这一模式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济环境的变化对4S店的经营产生了巨大影响,天津最大的奥迪品牌4S店永濠奥迪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门闭店,其背后的原因是银行突然抽回贷款,导致资金链断裂,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多地频频上演,许多4S店因资金链问题而难以为继。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传统4S店构成了巨大冲击,新能源汽车的保养周期较长,平均保养费用较低,这对于依赖售后利润的4S店来说,几乎是无利可图,新能源汽车的故障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等方面,日常保养费用较燃油车少50%以上,而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总成,不需要更换火花塞等部件,厂商一般会对消费者承诺“三电”等核心零部件终身保修,这也进一步减少了4S店的售后收入来源。

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也加剧了4S店的困境,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不断推出降价促销活动,导致新车销售利润大幅下降,许多4S店陷入“卖一台亏一台”的恶性循环,新车销售亏损严重,毛利贡献为负数,且在持续扩大。

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崛起也给传统4S店带来了巨大冲击,消费者购车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车型信息、对比价格,甚至直接在线上下单,这导致传统4S店的客流量大幅下降,销售压力倍增。

传统4S店的转型之路

面对困境,传统4S店必须寻求转型之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4S店需要在品牌上进行多元化,同时拓展服务内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销量增加,4S店需要拓展服务线路,提供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内的多品牌服务,这不仅可以增加收入来源,还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4S店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销售流程,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精准推送个性化营销信息,提高销售效率,开展线上直播、社交媒体营销等新型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4S店需要延长服务链条,提供包括保养、维修、保险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通过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开展订单制售车,提供充电设施建设等增值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4S店还可以增加汽车美容、改装、二手车置换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

完善渠道退出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汽车经销商的监管和扶持,排查风险隐患,评估授信状况,遏制可能出现的行业爆雷,车企也应开放权限,允许经销商进行多品牌经营和维修,以及提供多品牌的售后服务。

3年关闭超8000家4S店的现象并非汽车销售行业的衰败,而是一场转型升级的序曲,在未来,汽车销售将在数字化、多元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传统4S店只有加快转型步伐,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行业协会以及车企也应共同努力,为4S店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中国汽车销售市场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