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随着《哪吒2》的热映,其配音公司成都声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娱文化”)的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2月25日晚,《哪吒2》的配音演员“兔七”发布视频,控诉声娱文化存在压榨配音练习生、无理由解雇员工以及拖欠工资等问题,并已向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法院提起诉讼,紧接着,天眼查数据显示,声娱文化及其法人代表唱寰宇名下的多家关联企业接连注销,这一连串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公众对影视产业链中配音行业劳资关系的深刻反思。
一、企业注销风波:是合法调整还是责任逃逸?
声娱文化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资本约254万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礼仪服务等,该公司曾投资北京鼎恒声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海獭奇士有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鲸语有声艺术表演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但这些企业目前均已注销,唱寰宇名下共关联7家企业,其中仅成都声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正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处于存续状态,其余5家公司也已被注销。
这一系列企业注销的行为,在“兔七”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有观点认为,这是企业试图通过注销主体来逃避劳动纠纷中的赔偿责任,是一种典型的“金蝉脱壳”式操作,尤其是在“兔七”控诉声娱文化存在多项违规行为,且劳动争议案件已在法院开庭审理的背景下,企业的密集注销行为更显得意味深长。
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注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注销前必须完成清算程序,分配公司财产,终止公司债权债务关系,并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即使企业选择注销,也不能简单地视为逃避责任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注销确实为其在劳动纠纷中的责任承担增加了不确定性,给劳动者维权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二、配音行业的“隐形剥削链”
“兔七”的控诉不仅揭示了声娱文化内部的管理问题,更揭开了配音行业普遍存在的“隐形剥削链”,据“兔七”透露,配音练习生被要求签署“不平等合约”,在低薪或无偿状态下承担高强度工作,这种现象在中小型配音公司中尤为普遍,从业者往往因缺乏行业话语权而被迫接受苛刻条件。
配音作为影视作品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观赏效果,在影视资本追逐IP红利的过程中,配音环节往往被压缩为成本控制的牺牲品,一些中小型配音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牺牲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压低薪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来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这种“隐形剥削”不仅损害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制约了配音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劳动维权的司法困境与社会启示
在“兔七”事件中,尽管劳动争议案件已在成都高新区法院开庭审理,但企业方仅以“不清楚、不方便”回应媒体,凸显了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对等,我国《劳动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工资支付与解雇程序等相关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往往通过注销主体、转移资产等方式规避责任,增加了劳动者举证和执行的难度。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配音行业劳资关系的深层次矛盾,也引发了公众对劳动维权司法困境的广泛关注,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企业逃避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配音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行业薪酬标准和合同范本,将练习生培养纳入劳动监察范围,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资本约束:投资方应审查合作公司的劳动合规性,确保合作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头部影企可以带头制定供应链责任标准,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3、工会赋能:推动成立配音从业者协会等工会组织,为从业者提供法律援助和集体谈判支持,通过工会的力量来平衡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劳动者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让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构建更透明的劳资关系与更健全的法治环境
《哪吒2》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国漫作品,其背后的配音公司注销事件却揭示了影视产业链中配音行业的灰色地带,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声娱文化等企业的警示,更是对整个影视产业的提醒,影视作品的灵魂不该建立在对创作个体的剥削之上,唯有构建更透明的劳资关系与更健全的法治环境,才能真正守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企业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期待政府、投资方、工会等多方力量能够共同努力,推动配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从业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我们才能共同见证中国影视产业的繁荣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