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如何保持稳健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和文章中,特别是在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3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中,强调了统筹好五对重要关系对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性,这五对关系分别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本文将通过生动的例子、简明的解释和贴近生活的比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五对关系,并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协同发力
市场经济,如同一片广阔的海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活力,在这片海洋中,企业是航行的船只,市场则是引导船只方向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并非万能,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这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的不足,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13年的年产1.8万辆迅速增加到2024年的超过1300万辆,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场的有效配置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政府还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监管,规范了市场秩序,保障了公平竞争,这种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供给和总需求:供需平衡,畅通循环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如同天平的两端,需要保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要求我们在宏观经济治理中,既要注重供给侧的管理,也要注重需求侧的管理,实现供需两侧的协同发力。
以“两新”政策为例,即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和设备更新政策,这两项政策的实施,既解决了总量问题,也解决了结构问题,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刺激消费,带动了相关产品的销售,增加了总需求;而设备更新政策则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上新,提高了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这种供需两侧的协同发力,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供需平衡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了紧缺物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和企业迅速行动,加大了口罩的生产和供应,政府还通过价格监管、质量监管等手段,保障了口罩市场的稳定和有序,这种供需两侧的协同发力,有效缓解了口罩短缺的问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新旧交替,平稳接续
经济发展如同跑步比赛,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才能保持持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的平稳接续转换。
以智能制造为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设立智能制造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等,推动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这种新旧动能的平稳接续转换,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旧动能交替的例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受到了冲击,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许多实体店开始转型线上销售,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拓展销售渠道,这种新旧销售模式的交替,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增量提质,存量挖潜
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不断增加新的投入和产出,还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增加新的投入和产出,也要注重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以工业企业亩均效益改革为例,政府通过引入亩均税收、研发强度、就业贡献率等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对于表现优秀的企业,政府给予优先供地、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对于表现较差的企业,则通过倒逼机制促使其进行转型升级或退出市场,这种改革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例子,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通过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整治等措施,挖掘和利用了现有的城市空间和资源,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质效并重,规模发展
经济发展既要注重数量的增长,也要注重质量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这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要注重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总量,实现质效并重和规模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例,政府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措施,推动了科技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政府还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这种质效并重和规模发展的模式,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例子,在教育领域,政府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水平,这些措施不仅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还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统筹好五对重要关系,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这五对关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论,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经济政策和工作措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也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素养和工作能力,为推动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