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的到来,草莓这一鲜嫩多汁的水果再次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之选,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有一种名为“草莓瘟”的疾病,孩子吃了草莓后会发烧、咳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一说法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甚至有人因此不敢购买和食用草莓,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帮助读者揭开“草莓瘟”的神秘面纱。
“草莓瘟”的由来与误解
“草莓瘟”这一说法并非科学术语,而是网络上的一种俗称,它源于一些家长观察到,孩子在吃了草莓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于是将这些症状与草莓联系起来,并称之为“草莓瘟”,经过专家核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完全是一种误解。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研究员指出,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仅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少量农药以预防病菌,而且这种农药不会影响食用安全,从草莓开花到果实成熟期间,不会使用农药,因为草莓从开花到结果大约需要30至45天,花期打药会影响果实品质,且果农通常使用蜜蜂授粉,打农药会导致蜜蜂死亡,影响授粉和结果,草莓整个生长期主要采用绿色防控措施。
上海农业农村部门对草莓绿色防控有严格的抽查抽检制度,能确保草莓的安全性,所谓的“草莓瘟”与草莓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草莓为何会引发不适?
尽管“草莓瘟”并非真实存在的疾病,但确实有一些孩子在吃了草莓后出现不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清洗不彻底
草莓没有果皮,直接食用,如果清洗不彻底,可能会有农药、细菌或病毒的残留,这些残留物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发不适,在食用草莓前,一定要仔细清洗。
清洗草莓的方法并不复杂:无须摘掉草莓蒂,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清水、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最后再冲洗一下即可放心食用。
- 过量食用
草莓虽然美味,但过量食用也会引发不适,草莓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表面的细籽也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会刺激肠道蠕动,所以草莓有一定的通便作用,过量食用草莓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和痉挛,尤其是在服用药物后和胃部不适时,应避免食用草莓。
- 个人体质差异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对草莓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不耐受,这种情况下,食用草莓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在首次食用草莓或不确定自己是否对草莓过敏时,应谨慎食用,并观察身体的反应。
- 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草莓在采摘、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如果储存不当,还有微量细菌繁殖的风险,这些污染物在进入人体后,同样可能引发不适,在购买草莓时,应选择新鲜、无破损的草莓,并尽快食用。
如何安全食用草莓?
既然草莓本身并没有问题,那么如何安全食用草莓就成了我们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 选择新鲜草莓
在购买草莓时,应选择新鲜、无破损的草莓,新鲜的草莓色泽鲜艳、果肉饱满、香气浓郁,避免购买那些表面有斑点、破损或变质的草莓。
- 仔细清洗草莓
清洗草莓是确保食用安全的重要步骤,如前所述,清洗草莓时应先用自来水冲洗掉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再用清水、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以去除细菌或病毒,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 适量食用
虽然草莓美味可口,但也要适量食用,过量食用草莓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每次食用一两个草莓即可,不要贪多嚼不烂。
- 注意个人体质
在食用草莓前,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食用草莓,如果对草莓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应避免食用,在服用药物后或胃部不适时,也应避免食用草莓。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在购买草莓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正规渠道的草莓通常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检疫,质量更有保障,避免购买那些来源不明或价格过低的草莓,以免买到劣质或受污染的草莓。
草莓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
草莓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钾、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效,草莓也有一些食用禁忌需要注意:
- 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草莓是寒性水果,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草莓,以免加重症状。
- 腹泻患者不宜食用
草莓具有一定的通便作用,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腹泻,腹泻患者不宜食用草莓,以免加重病情。
-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草莓虽然含糖量不高,但过量食用仍然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草莓,并监测血糖变化。
- 孕妇不宜过量食用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适量食用草莓,不要过量,因为草莓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在食用草莓前应先将其放在适温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以去除寒气。
草莓的挑选与储存技巧
为了确保食用到新鲜、美味的草莓,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挑选与储存技巧:
- 挑选技巧
- 看外观:新鲜的草莓色泽鲜艳、果肉饱满、形状规则,避免选择那些表面有斑点、破损或变形的草莓。
- 闻气味:新鲜的草莓具有浓郁的香气,如果草莓没有香气或香气很淡,可能是不新鲜或质量不佳。
- 摸质地:新鲜的草莓质地柔软但不失韧性,如果草莓过软或过硬,可能是不新鲜或质量不佳。
- 储存技巧
- 温度适宜:草莓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如果温度过高,草莓容易变质;如果温度过低,草莓容易冻伤。
- 保持湿度:草莓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失水变干,可以在储存容器内放置一些湿纸巾或湿布来保持湿度。
- 尽快食用:草莓是易腐食品,应尽快食用,如果储存时间过长,草莓容易变质或失去口感。
“草莓瘟”这一说法完全是一种误解,草莓本身并没有问题,只要我们在购买、清洗、食用和储存过程中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安全地享受这一美味水果了,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草莓瘟”的真相,并学会如何安全食用草莓,在未来的草莓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品尝这鲜嫩多汁的水果吧!